NEWS CENTER
- 亞馬遜FBA倉庫查詢
- 干貨:醫(yī)用手套出口需要
- 口罩出口需要什么認證
- 進出口木箱包裝的標準及
- 國際空運的運價種類有什
- 口罩出口稅率是多少?附
- 家具出口需要什么手續(xù)及
- 干貨:防護面罩出口需要
- 防護服出口需要什么資質
- 現(xiàn)在口罩可以出口嗎?新
- 重磅!消毒液出口需要什
- 汽車配件出口需要什么手
- 熔噴布現(xiàn)在可以出口嗎?
- 2020年進出口貿易數(shù)據(jù)!
- 口罩等防疫用品出口白名
- 干貨!口罩機出口國外要
- 食品出口需要什么資質及
- 出口退稅主要類型及案例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
- 進出口報關,客戶發(fā)票低
- 重磅!醫(yī)用口罩出口和非
- 國際物流,各大國際快遞
- 口罩出口需要哪些資質?
- 重點!呼吸機出口所需要
- 一次性手套出口到美國要
- 現(xiàn)在口罩允許出口嗎?中
- 防護服出口需要什么資質
- 【通知】這類貨物訂艙有
- 呼吸機出口需要什么資質
- 國際海運,散貨拼箱常見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
- n95口罩出口需要什么資質
- 清關延遲,你單證出問題
- 國際物流,鐵路貨物運輸
- 酒精出口需要什么資質及
- 口罩出口需要什么資料
- 醫(yī)療物資出口需要什么資
- 外貿綜合服務業(yè)務發(fā)票的
- 外貿出口流程12步驟
- 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6
作者:巨東物流??|??發(fā)布時間:2022-03-17 10:59??|??來源:物流資訊????關注量:
今年前兩個月:
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總值97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出口增長16.3%;
以人民幣計價,前兩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3.47萬億元,增長13.6%。
要知道,與之對比的是2020-2021年的外貿大爆發(fā),這是高基數(shù)下的穩(wěn)起步——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39.1萬億元,增長21.4%,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具體數(shù)據(jù)分析
貿易伙伴
在貿易伙伴方面,1-2月值得注意的一點變化是,歐盟接棒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前2個月:
中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為8746.4億元人民幣,增長12.4%,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1%。其中,對歐盟出口5824.8億元人民幣,增長21.4%;
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8704.7億元人民幣,增長10.5%,占14%。其中,對東盟出口4864.4億元人民幣,增長10.6%;
中美貿易總值為7859.2億元人民幣,增長9.7%,占12.7%。其中,對美國出口5834億元人民幣,增長11.1%。
出口產品
在出口產品方面,前期出口強勢產品“后勁不足”。
耐用品中燈具、玩具、家電、家具出口分別同比-6%、22%、-3.6%和2.2%,而上月增速分別為-2.2%、23.6%、17.6%和-4%;
電子類產品中,以手機、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設備(電腦)出口下滑最為顯著,對整體出口增速的拉動率分別為+0.1%、+0.7%,較前值回落1.2、1.2 個百分點;
通用機械設備出口增速由上月的15.9%回落至13.6%;
原材料中塑料制品出口增速同比14.7%(上月為1.1%);
鋼材出口量增速回落至-18.8%(上月為3.6%),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同比22.8%(上月為23.4%),鋼材和鋁的出口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4.4%和59%,均較上月有所放緩;
防疫物資出口方面,醫(yī)療儀器和紡織品出口分別同比為6%和11.9%(上月為16.4%和16.2%);
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中服裝、箱包出口同比增長6.1%、24.3%(上月分別為14.5%、24.2%)。
值得注意的是,1-2月我國出口額高增,主要源于出口商品價格整體大幅上漲,這與近期海外市場PPI、CPI處于高位,全球物價高漲相印證。
全球貿易環(huán)境
首先在疫情管控方面,歐美國家紛紛放寬了防疫限制,丹麥、英國等歐洲國家甚至幾乎完全“解封”,澳大利亞也重開國境,這對終端消費需求有一定帶動作用;
地球的另一端,韓國、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當前則深受確診病例激增的困擾,不確定性較多。
同時也要考慮到,海外多國通脹壓力居高不下,居民實際收入持續(xù)收縮,居民實際消費支出面臨下降風險。
其次在地緣政治方面,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生產和出口市場份額巨大,所以,俄烏政治緊張局勢是導致天然氣、石油、小麥、鋁、鎳和玉米等生產原材料和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俄烏沖突、涉俄制裁等因素將影響原材料成本及貿易運輸便利性。
此外,RCEP正式實施的利好也值得外貿人關注。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在接受上海證券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RCEP生效,區(qū)域內貿易創(chuàng)造效應發(fā)揮作用。去年我國受益于東南亞國家的訂單轉移,今年越南等國出口加快,但就勞動密集型出口商品而言,我國占國際市場份額超過35%,而越南只占到5%左右,其整體產能有限,不足以沖擊我國外貿。
根據(jù)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預測,發(fā)達經(jīng)濟體“經(jīng)濟滯漲”格局愈演愈烈,惡性通脹環(huán)境中,其貨幣和財政政策共振收縮預期持續(xù)強化并提前,這或令中國面對進一步加劇的外需降溫態(tài)勢,預計二季度開始中國出口增速或加速回落。
交銀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則認為,隨著年內全球疫情的逐步趨穩(wěn),中國出口的“補缺效應”和“低基數(shù)效應”將同步減弱,盡管出口邊際放緩趨勢將逐漸形成,但中國良好的出口形勢仍會延續(xù)一段時間。
政策導向
當然,當前出口的“痛點”——原材料、人工、運費、人民幣匯率——尚未有明顯變化,出口仍面臨一定挑戰(zhàn)。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出口保穩(wěn)提質”的預期目標,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第一條是“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è)的覆蓋面”。
商務部也已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 做好跨周期調節(jié)進一步穩(wěn)外貿的工作通知》,聚焦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yè),外貿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和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等三個領域作出具體安排,同時還提出要重點支持電子信息、家電等產業(yè)鏈的國內信用貿易。
《通知》提出,中信保公司各營業(yè)機構要切實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企業(yè)的服務支持力度,擴大中小微外貿企業(yè)覆蓋面和承保規(guī)模,針對性降低中小微企業(yè)投保成本,優(yōu)化理賠追償服務措施,升級資信服務產品。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從文件安排可以看出,出口信用保險發(fā)力的方向進一步聚焦精準幫扶。文件明確提出強化短期險保單融資支持,這與既往不同,這將有利于解決企業(yè)的后顧之憂。總的來看,2022年出口信用保險將對維護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提振信心發(fā)揮引導作用。